一、價格競爭的必然性
自1998年以后,PVC異型材市場呈現出了一個高需求帶動行業高速發展的市場格局,由于進入PVC異型材制造業門檻較低,獲利水平較好,利潤率一度超過20%以上。這樣就造成了全國各地異型材生產廠家紛紛上馬,生產能力迅速提高。由于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設備有很大差別,加之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執行不力,造成高技術裝備企業的產品優質高價,低技術裝備企業的產品低質低價。前幾年市場需求很大,每一家型材企業都獲益非淺。較高的獲利空間勢必會帶動新一輪的產業投入,不斷無序的產業投入必然會改變型材行業的市場格局,形成供求關系的必然轉變。 .
二、新一輪價格競爭的特征
國內最大的兩家型材制造企業海螺和實德,依靠雄厚的技術、裝備和資金優勢連年擴大生產能量,為了擴大市場的占有率,必然會適度的降低價格來沖擊市場。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市場競爭原則,市場競爭永遠是適者生存,智者勝。很難雙贏。超大型企業進入價格競爭是這一輪競爭的特征之一。
PVC型材價格的競爭連帶了相關企業的競爭,從助劑到五金件,價格一路下滑,并帶來了整個產業鏈的價格競爭。
價格競爭的持續性,由于市場競爭的原因,誰也不會輕易地放棄市場,只要稍有空間必然就能生存,要一下子打垮一大批企業,是很難的,這樣就會出現持續的價格競爭,誰也無法一統天下,只能阻止新一輪的產業投入和一些在資金、技術上都不具優勢的企業關停并轉,使行業重新整合。
三、價格競爭的利與弊
從長期發展的觀點看,價格競爭永遠是在產業迅猛膨脹,產大于求條件下的必然產物,適度、適時的價格競爭是使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,符合市場規律的事情是遲早發生的,不可避免的。但是,在價格競爭的同時,如果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,那么,整個PVC型材行業是否能健康發展,就將成為業內人士應特別關注的問題了。應該承認,我國的PVC型材和歐洲等國外的型材無論是外觀、壁厚到各項綜合性能都有所差距,如果我們的型材質量不與世界接軌,勢必會形成窩里斗,自相殘殺。
實際上,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是企業主管理念雷同的條件下最原始的競爭,真正的競爭還在后面,即如何使國產的PVC型材真正地與國外產品競爭,質量更上一個臺階,其主要特征是:1.型材的結構更科學,型材的配方成本更優化,型材的性能更優異。2.新材料的應用。丙烯酸酯抗沖改性劑的大面積應用,會使我們的型材拉近與世界的距離。實際上,國外的型材都是采用丙烯酸酯抗沖改性劑,而很少采用CPE。主要原因在于其在材料中的分布方式:CPE是網絡狀分布,當溫度變化、紫外光照射后,型材的長期性能就會下降。同時使用丙烯酸酯抗沖改性劑,還能有效降低配方成本。這樣,型材與國外的差距將會在短期內縮小。3.高技術在型材中的應用。彩色型材,工藝型材中的應用是目前競爭的盲點,鋁塑復合型材也必然在型材行業中占有相當的一席之地。4.新品開發。型材行業的所有眼光都盯著占建筑面積20%~30%的門窗市場,況且還有鋁合金的競爭,這樣在建筑中比例純PVC型材也只有10%~15%的比例。而新品開發,眼光瞄向室內裝飾業,PVC木塑制品,將以其不含甲醛,耐候、耐沖擊,在戶內廣泛使用。例如,木塑地板、門套、門、踏腳線等,其使用量要占到建筑面積的40%~60%。
所以我認為價格競爭已然存在,如何應對,如何發展,才是我們這一個行業真正需要去考慮的,只有競爭才會有更高新的東西,才能真正的推進行業的發展。同時,也希望防止過度的價格競爭,促使一部分企業以犧牲質量求生存,這是可悲的。
改變企業的經營思路,拓寬市場面,轉移行業競爭的正面壓力,用創新的思維引導市場,獲取合理的利益,這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。